梨树邮政下设6个部门,下辖28处营业网点,乡镇网点覆盖率100%。在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中,建设改造1个县级共配中心、20个乡镇共配中心、中邮驿站建制村100%覆盖,聚焦农产品进城“最初一公里”和消费品下乡“最后一公里”,提升农村寄递服务能力和效率。
一是提升县级中心能力,增强乡村辐射能力。以“资源共享、优势共建、市场共拓、协作共赢”为出发点,通过“代分拣、代投递、代仓储、代邮寄”,与经济开发区达成协议,入驻“国家级玉米产业园区”基地,租赁3179平方米标准场地,改造县级物流配送中心(物流配送中心)1个,配备直线分拣机1台,笼车12台,投递车辆16台,冷链运输车5辆,每小时处理量达6000件,邮件处理量占梨树县内全量73%,基本实现了邮政、圆通、极兔等社会物流的共同分拣、共同配送,实现了乡镇中心局、中邮驿站(县域+乡镇)、县-较大村屯、段道直接分拣,甩点直投;电子围栏规划及邮路重组,提升分拣准确率、投递时限、用户体验。
二是改造乡(镇)中心站点,做好上下行承接。孤家子、榆树台两个乡镇与圆通、极兔实现共配,孤家子日进口3800件、榆树台日进口1300件以上;县内3处驿站实现与圆通、极兔、申通、韵达等快递共投,社会快递单点日进口200件以上。通过与其他民营快递深度合作、积极沟通、多点承接,逐步完善乡镇共配中心建设,解决支局邮件处理场地狭小、“摆地摊”问题,释放投递揽收时限,提升投递服务质量及揽收能力。
三是打通最后一公里,实现快递进村。推进“两优化一提升”:一是优化县乡邮路组织。成立7个乡镇中心,邮车里程缩短78公里,邮车到达时间提前1个小时,用户接收邮件提前1个小时;二是优化农村汽车投递段道。将原有邮路重新组划,打破行政区划,部分支局缩短投递里程;三是提升运载能力和服务水平。提升日投交邮件覆盖面,改善服务质量。通过“两优化一提升”,用户邮件的投递时限得到升级,资源整合,增强了用户体验。目前,梨树全县建设改造村级中邮驿站280处,使用中邮E通进行投交邮件,实现行政村全覆盖。
四是搭载下行通道,实现农产品的上行销售。立足梨树县域特色农产品,助力乡村振兴,主动对接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、龙头企业等,为农产品上行提供专业化供应链寄递服务,推动“互联网+”农产品出村进城,发挥农村邮政快递网(站)点辐射带动作用,助力当地农产品外销。2020年至2022年末,邮政日均收寄农产品2400 件(累计 17.52万件,其中发往外省 10.51万件,销售均价24元/件),单件寄递费3.3元(累计让利农民82.34万元),助农创收1541元。
下一步,梨树县邮政分公司将继续彰显国企担当、履行服务义务,推广复制现有模式,积极整合社会快递,实现共配、共投、共享、共赢,实现更一步提升县域商业体系服务能力的良好局面,将邮政服务融入当地产业发展,助力地方产业振兴。
一是打通消费品下乡渠道,助推本地经济发展。通过县级中心、乡镇中心及村级站点的不断丰富与建设,打通消费品下乡渠道,并通过与消费品供应商合作,形成邮政代理+邮政配送的消费品下乡渠道,不断激发农村群体消费,活跃农村消费市场,助推地域经济发展。
二是加快农产品销售渠道,激活县内经济活力。加强“两中心一站点”建设,不断助推农产品销售渠道,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运输难问题,同时依托全县21个邮政网点、个邮乐购店,以邮政私域流量为发力点,打造“邮乐小店+社群”和“邮乐优鲜+社区”营销场景,通过“预售+落地配”模式,打造本地化生鲜农产品进城的邮政特色通道。
三是全面叠加便民服务,延伸服务触角。发挥邮政企业在乡镇寄递市场的主导地位,建设共享共用的基地物流中心;实现农村地区汽车化投递,以邮快合作为抓手,发挥邮政末端渠道优势,推进县乡村区域“村级站点”叠加代投、代收、自提业务,延伸邮政服务和农村配送投递网络的触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