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-4月份吉林省玉米价格运行分析
进入2012年,虽然饲料生产行业不振、深加工企业利润下滑、进口玉米量增加等利空因素依然存在,但在省内贸易商积极收购及农户惜售等多重因素影响下,我省玉米价格在经历了2011年底短暂的回落后逆市上扬。1-4月份,省内玉米平均收购、批发、零售价格分别累计增长了3.65%、3.45%和2.94%。
一、价格运行情况
据我省生活必需品农村市场监测系统监测数据显示:1月份,受国家临储政策提振和节前用粮企业补库影响,我省玉米价格再现涨势。1月末,我省玉米平均收购、批发价格分别为1970元/吨、2055元/吨,环比分别上涨0.41%和0.2%,零售价格为2179元/吨,环比下跌0.05%。2月份,由于大部分用粮企业节前备货较多,各类企业收购心态趋稳,玉米价格这一阶段表现的也较为稳定。2月末,我省玉米平均收购、零售价格分别为1970元/吨、2179元/吨,均与上期持平,批发价格为2067元/吨,环比上涨0.58%。3月份,受用粮企业提价采购和农民惜售影响,我省玉米价格涨势再现。3月末,我省玉米平均收购、批发和零售价格分别为2000元/吨、2086元/吨和2204元/吨,环比分别上涨1.52%、0.92%和1.15%。4月份,受市场需求增加及运营成本支撑,我省玉米价格依然坚挺。4月末,我省玉米平均收购、批发和零售价格分别为2042元/吨、2126元/吨和2243元/吨,环比分别上涨2.1%和1.92%和1.77%
二、影响玉米价格走势主要因素
(一)国家临储玉米收购政策提振市场行情。受节前出货量较大,春节过后,国家玉米库存量明显下降。由于国储补库需求强烈,国储企业收购力度不断加大,这不仅对玉米市场行情起到了提振作用,同时也为玉米价格垫定了底部支撑。
(二)农户惜售心理严重。自新粮上市以来,我省农户惜售心理普遍较强。一是由于今年东北降雪量偏少,玉米水分下降较快,利于农户保管,造成售粮时间推迟;二是近年来国家对一些产粮大县的玉米储存仓实行补贴,使得农户售粮大为延迟,这一情况在我省农村较为明显。
(三)深加工企业收购积极。目前深加企业为维持后期正常生产,各企业仍通过不断提高玉米收购价以获取更多的粮源,究其原因,一是加工企业库存偏紧,面临阶段性补库需求;二是受东北产区及南北港口玉米价格上涨带动;三是各收购主体看涨心理较强。
(四)养殖饲料也消费有所提升。虽然我省生猪价格自2011年9月份以来回落了20%-30%,但在经历了前时间的持续走低后,近期其价格已现回暖迹象,各饲养企业存栏量都有所增加,育肥猪配合饲料及饲用玉米需求均呈刚性增长态势。
三、后期价格走势预测
从国家政策上看,近日,国家财政部向中粮生化下发了《关于调整生物燃料乙醇财政补助政策的通知》,削减玉米加工燃料乙醇补助标准至500元/吨。此举旨在抑制深加工企业玉米消费需求的增长。去年政府已连续出台针对玉米深加工行业的调控措施,今年的调控可能如出一辙,但力度将会更大。国家对玉米工业消费的收紧,将会抑制玉米的现货消费,使得玉米大幅走高缺乏动力。从市场供应上看,随着天气转暖,东北地区春雨既将来临,玉米储存难度将会加大,农户将会陆续出售手中余粮,后期玉米市场供应量还将会加大。从市场需求上看,虽然春节过后,各深加工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补库,但因后期玉米将会很快步入青黄不接的时节,为保障生产供应,各企业还将会积极入市收购,而畜牧业的发展也会进一步增加玉米的市场需求。综上所述,预计后期玉米价格将以高位盘整为主
四、有关建议
(一)农户应抓紧时间出售手中余粮。随着大地万物复苏,东北地区的春雨也既将来临,我省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手中有余食待售,这些余粮大多数都还存放在栅栏里,没有脱粒,如连续遇上阴雨天,保管不善,极易发生霉变,因此农户应抓紧时间进行脱粒,上市出售,以免造成大的损失。
(二)深加工企业应按需收购。去年我省粮食获得了大丰收,因此,今年玉米市场供应从全年整体上看应会宽松,春季其价格上涨主要是因各收购主体短时间内膨胀性收购,加上农民惜售,市场粮源阶段性时间紧缺所致,长期看来,随着国家临储工作结束,以及后期深加工企业市场需求减弱,玉米价格大涨的可能性已不大,再过1-2个月我省就将步入夏季,粮食也不易存贮, 所以深加工企业最好是按需收购。